祭灶礼俗,自古有之。周代“五祀”中就有祭祀灶神。先秦至汉初,祭灶在夏天进行,《白虎通·五祀》曰:“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东汉以后,逐渐变为腊月祭灶。《后汉书·阴识传》记载:“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魏晋以后,祭灶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四日。直到清代,祭灶时间有所改变。《清史稿·礼三》记载:“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受朝廷影响,民间也开始提前。如今,我国大致为北方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即“北小年”,南方在腊月二十四祭灶,为“南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