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听鸿夜话2”第十讲开讲!听魏峻教授讲“粤海丝路” 二维码
“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期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贸易与文物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 时间:2021-04-30 20:00 主讲人:魏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兼任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亚太博物馆联盟秘书长等。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精彩预告 广东,枕五岭而濒南海,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东亚大陆连接太平洋、印度洋诸岛及其沿海区域的交流始发地和中转站。近年来,大量出土物和沉船考古新资料为重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线索。 本期讲座将选择不同时期的海洋贸易代表性遗存、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解构丝路、东西方的早期接触、繁忙的通海夷道和海洋贸易新时代,讲述广东地区两千年来横跨万里的海上航路变迁、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精彩历史。 珠江航道与广州商馆区油画 图片源于网络 参加指南 观众名额:60个现场观众(免费) 马上点击此处,抢先占位吧!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站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讲座回顾 4月30日晚,由广东大观博物馆与佛山市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南海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的“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活动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广东省博物馆原馆长魏峻作题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贸易与文物》的讲座,讲述广东地区两千年来横跨万里的海上航路变迁、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精彩历史。 主讲人:魏峻教授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对丝绸之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魏峻教授介绍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中,亚洲的东部、南部,以及西亚地区,甚至到东非地区,形成了古代历史上的六大贸易板块。这些板块之间和板块的内部相互形成了非常密切的贸易联系,在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和贸易的联系是持续不断的。”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我国的海洋贸易由来已久,广东早在汉代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魏峻教授通过结合文献和一系列考古资料,分析道:“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广东徐闻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最终抵达黄支国(今印度),我方‘赍黄金杂缯(丝织物)’,对方则‘入海市明珠、 璧琉璃、奇石异物’”。 讲座从“认识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的海洋相遇”“繁忙的通海夷道”和“海洋贸易新时代”四个方面展开。魏峻教授按照时间顺序,以丝绸、瓷器、茶叶等当时东西方繁忙的贸易来往,及中外船舶业和航海技术的特点为着眼点,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唐宋元明清时期,广东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概况。 活动现场
魏峻教授还介绍了南海I号、黑石号沉船、印坦沉船、南澳I号等沉船,并展示了从中打捞出来的陶瓷、金属及金属器、玻璃器与各种珠宝等珍贵文物的照片,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领略“粤海丝路”的辉煌。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