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古人的家族执念有多深?

 二维码

在中国文化中,宗族观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对家族血脉延续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家族的繁衍与传承上,还深深融入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器物文化之中。


与西方人更多聚焦于三代以内的“家庭”不同,中国人的宗族观念贯穿了一条漫长的时间线。无论是孔子第八十代嫡长孙孔佑仁清晰的世系传承,还是一般家族保存族谱的行为,都展现了中国人对宗族脉络的细致梳理与珍视。宗族,不仅仅是一个血缘的集合,更是文化与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家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追寻。


汉代 “长宜子孙”铭云雷纹镜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广东大观博物馆珍藏着一面汉代的“长宜子孙”铭云雷纹镜。这面镜子整体呈圆形,中央有一个圆钮,周围装饰着柿蒂形的钮座。钮座间铭刻着“长宜子孙”四个字,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古人对家族后代的美好祈愿。镜面的纹饰层次分明,钮座外环绕着八内向连弧纹缘,再向外则是云雷纹,展现出一种对称的美感,堪称汉代铜镜中的精品。


类似的“长宜子孙”铭文镜在汉代并不少见。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传递着古人希望子孙平安、家族昌盛的质朴心愿。它是中国古人宗族情结的典型体现,将对家族未来的期盼融入日常用品之中,让这份情感在岁月的流转中得以永恒。


文章分类: 镜鉴之明大观学止
分享到:
年度报告
2024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44.72MB下载
2023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36.74MB下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