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这个青铜 “高压锅” 曾让西周人吃上了热乎饭~

 二维码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器物,它既是日常烹饪的实用工具,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礼仪内涵,它就是青铜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青铜甗的世界,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一器多用的烹饪神器


青铜甗,这种在中国先秦时期广为使用的蒸食用具,以其巧妙的设计和实用的功能,在古代烹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青铜甗由两部分组成,下半部分是鬲,用于注水加热;上半部分是甑,相当于笼屉,用来放置食物,其底部有网眼,可通蒸汽。使用时,在三足或四足撑起的空间举火,依靠下部沸水形成的蒸汽,即可将上部的食物蒸熟。这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蒸锅,但更胜一筹,因为它兼具灶与锅的双重功能。



甗的口沿部位可以加盖(汉代时也有以盆充当盖的做法),以防蒸汽外泄,从而提高热能。考古出土的铜甗,其外底部常见有炙痕、烟灰,个别甗内甚至发现附着的水垢痕,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了甗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日常的炊煮。


跨越千年的历史见证


青铜甗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民就发明了陶甗。河南和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马家洪文化都已有陶甗出现。到了商周时期,古人则在陶甗的外形和功能基础上,制造出了青铜甗。青铜甗的出现,不仅提升了烹饪的效率和效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至秦汉之际,铁甗开始出现,但由于铁器较易被腐蚀,故传世的铁甗极为罕见。东汉以后,随着灶台的出现,作为日用器物的甗基本消亡。然而,这并未使甗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往后的历史时期制造的甗基本上是仿古的甗,如清代有珐琅甗,基本不再具有实用性,而是更多地作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存在。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东汉年间,青铜甗的使用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它对中国古人生活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饮食文化与礼仪的象征


青铜甗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烹饪工具,还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是古代饮食文化与礼仪制度的生动体现。

从商周到秦汉时期,青铜甗常作为随葬礼器,与鼎、簋、豆等青铜器组成成套的随葬品。在西周末期到春秋初期,青铜甗更是凸显墓葬主人尊贵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象征。它的随葬使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古代智慧的结晶


青铜甗,作为跨越千年的烹饪神器,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烹饪技术的发展,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礼仪制度。



西周 凤鸟纹青铜方甗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如今,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看到那些古老的青铜甗,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先民的生活气息和智慧创造。它提醒着我们,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铜甗正是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让我们在欣赏青铜甗的同时,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饮食文化与历史遗产,让这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扬光大。


文章分类: 大观学止青铜之光
分享到:
年度报告
2024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44.72MB下载
2023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36.74MB下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