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讲座回顾|“听鸿夜话3”收官之夜带你了解货币发展背后的历史故事

 二维码

       8月19日晚,由广东大观博物馆与佛山市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南海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的“听鸿夜话”第三季第二十期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馆长丁方忠,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讲到中国人民银行,为大家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金融体系建立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五套人民币的历史。


37b725b8ccd94f4c9203d0159833e6c5_noop.jpg


       

      人民币的变迁史是祖国富强史最真实写照的缩影,一枚枚历经沧桑的货币记录着共产党革命的峥嵘岁月与艰苦奋斗。丁方忠馆长通过介绍不同时期的货币文物,向大家讲述了货币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力图以物说史、以物证史、以点带面。

      各个革命时期发行的各种货币,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们的存在作为一种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金融事业发展的物证,本身就代表了一段没有硝烟的金融斗争,静静叙述着那段逐渐被岁月尘封的革命历程。它们是今天传承革命精神的最具影响力的载体,也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2.jpg

       随后,丁方忠馆长向观众们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第一套人民币多样的图景、版别与设计。在图样题材上,第一套人民币多采用工农业和交通工具等图样,生动展现出建国初期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如火如荼、齐心协力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场景。

       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币主题设计、防伪技术和印制工艺,直接反映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发展的成就。第五套人民币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与印制的货币,也是目前为止仍在流通的人民币,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


tu3.jpg


      纸币是历史发展的缩影,从纸币看社会的发展,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了解货币背后的历史故事,让货币文物不止“沉睡”于史馆,把货币文物当作生动教材,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分享到:
年度报告
广东大观博物馆2019年度工作报告
23.48MB下载
上一页 1 下一页